《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 杨洋
“北看红旗渠,南看长岗坡。”近50年前,云浮罗定面对“十年九旱”之困,举干部群众之力,以改天换地的凌云之志,建设起总长5.2公里的“人工天河”长岗坡渡槽,曾经地瘠民贫的“饿定”成为良田沃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岗坡。如何传承弘扬云浮先辈们建设长岗坡渡槽的优良作风,全面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南方》杂志记者就此专访云浮市委书记卢荣春。
弘扬好“为民、担当、实干、廉洁”工作作风
《南方》杂志:长岗坡渡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生动写照,从云浮建市30周年的发展进程来看,如何更好地焕发长岗坡渡槽的时代价值?
卢荣春:长岗坡渡槽是新中国成立后南方最大的引水渡槽工程,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战天斗地的历史符号,更是激励云浮人民砥砺奋进的精神源泉。去年9月,省委书记黄坤明到长岗坡调研,要求我们“继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继承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的优良传统,坚持‘为民、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一件一件把广东的事办好办成”。
去年是云浮建市30周年。回顾这3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大力关心支持下,云浮历届市委班子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历经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经济总量实现从“不到百亿”到“跨越1300多亿”的新跃升,工业经济从“小产业”迈上“大集群”的新台阶,特别是经过近年改革发展实践,云浮城乡面貌呈现从“山区小城”到“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新变化。正如以长岗坡渡槽为代表的罗定水利工程建设,都是一届接着一届干,始终贯穿如一,才有了今日之成效。
当前,在全党上下纵深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全省上下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时刻,在全市上下奋进第二个“云浮30年”的起步节点,更加应该传承好、弘扬好长岗坡“为民、担当、实干、廉洁”的工作作风,以过硬作风推动云浮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
要永葆“为民”情怀。始终站稳“民生为大”的政治立场,坚持把体现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依靠人民、发动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方法,继续发挥云浮“共同缔造”的优良传统,用“群众口碑”铸就“事业丰碑”。
要永葆“担当”责任。坚决答好省委赋予云浮“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时代卷子,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实施“追赶型经济发展策略”,全力推进“六个更好云浮”“六个追赶”“六个年行动”,聚力奋进第二个“云浮30年”。
要永葆“实干”作风。全面提振攻坚“百千万工程”的精气神。立起“动真碰硬、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以啃硬骨头的决心和钉钉子的精神,打好打赢风貌提升、污水治理、央企助力等硬仗,力争在“三年初见成效”之年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要永葆“廉洁”底色。长岗坡渡槽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出现一例贪污的现象,没有出现一例违纪的情况,没有一例铺张浪费,为我们开展学习教育、提升党性作风提供了鲜活教材。我们要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载体,坚持长岗坡工作作风,一以贯之落实“五个带头”“六个坚守”,一刻不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云浮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云浮高质量发展。
一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
《南方》杂志:今年是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如何用好长岗坡工作作风,推动云浮“百千万工程”大踏步前进?
卢荣春:当前,全省“百千万工程”呈现“千帆竞发、赛龙夺锦”的发展态势。反观云浮,我们支撑“三年初见成效”的标志性成果还不够多,与省委赋予云浮“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具体要求还有差距,与云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还有差距。
前段时间,云浮市委组织市四套班子、各县(市、区)四套班子到长岗坡纪念馆接受再教育,回想当年在那么穷、那么落后的情况下,要物资没物资、要财力没财力,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最后把长岗坡工程干成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引水渡槽之一。关键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核心就是干部带头,发动群众。
面对“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我们更应该从长岗坡工作作风中汲取力量,全市上下紧张起来、动员起来,反思复盘、查摆原因,找准问题、明确思路打法,奋起直追,切实干出让省委满意、群众满意、自己满意的成绩。
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动人民,充分发挥“美丽云浮、共同缔造”特色优势,突出共谋共建共管共享,营造人人参与“百千万工程”工作格局。
突出“聚势”共建。创新推动市县两级四套班子及部门定点联系典型镇(街)、典型村(社区),通过“机关带着基层干,干部带着群众干”模式,广泛凝聚各方力量深度参与“百千万工程”。
突出“聚资”破局。深化县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盘活资源资产,拓宽融资渠道,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统筹好央企助力镇村建设力量,创新“公益+微利”模式,加快推进不少于150亿元的央企助力项目,力争在每个县(市、区)打造1个以上连线成片精品带、建成一批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项目、打造一批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项目范例。
突出“聚力”赋能。巩固拓展“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好人队伍”等实践经验,做好驻镇帮镇扶村、佛山对口帮扶协作和“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力量结合文章,深化“双百行动”,把社会力量和群众热情激发起来,让“百千万工程”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事业。
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我们将拿出当年先辈们建设长岗坡渡槽的精气神,攻坚克难、坚定信心,以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境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举措,全力打好这场攻坚战。
聚力奋进第二个“云浮30年”
《南方》杂志:如何传承弘扬长岗坡“为民、担当、实干、廉洁”的工作作风,锚定全面建设“六个更好云浮”美好愿景,奋进第二个“云浮30年”?
卢荣春:在新的历史节点,云浮承认暂时落后,但不甘为人后,坚定立起“小块头也要有大作为”的云浮志气,聚力奋进第二个“云浮30年”,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云浮贡献。
在发展愿景上,云浮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全力建设“六个更好云浮”,即全面建设更具实力的“活力云浮”、更有品质的“幸福云浮”、更好生态的“绿美云浮”、更有温度的“善德云浮”、更具国际化的“世界云浮”、更加过硬的“清廉云浮”。
在发展策略上,我们提出实施追赶型发展策略:“追”,就是努力追上全国平均水平,再追上珠三角发展水平;“赶”,就是要让我们的思想观念赶上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赶上来、营商环境赶上来、产业质量赶上来、人民生活水平赶上来。
接下来,我们要以长岗坡工作作风为精神动力,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精气神,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赋予云浮“争先进位、跨越发展”具体要求,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百千万工程”、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生效等叠加机遇,立足粤北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锚定“三十而励再出发”的美好愿景,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第二个“云浮30年”,努力缩小与珠三角地市的差距,把云浮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美丽“后花园”、绿色国际化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的云浮新篇章,为广东走在前列作出云浮应有贡献。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博彩监察协调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